半畝塘環境整合股份有限公司

當世俗成就不再能滿足,你如何找到生命的意義?
《The Second Mountain: The Quest for a Moral Life》

——David Brooks

多數人的第一座山是社會定義的名利雙收,獲得更多資源並發揮到淋漓盡致, 登峰造極後未必心滿意足,是關於「征服」。內心深處我們渴望的是第二座山,無私的奉獻、超越自身得失造福社會, 發自內心的踏實喜樂且心安理得,是關於「臣服」

造山運動

半畝塘在高鐵特區的造山運動已經到了第三座山
我們發現都市產生的熱島現象,造成現代住居困境
拋開了傳統建設的利益極大化,選擇最適合人類的
住居材料與環境,把自然帶回都市,把人帶回自然
造就生態多樣性的豐富與台灣建築綠覆率的新高
「若蒔山」草木之梯讓山民們回家就像登山
開拓路上雖篳路襤縷,一路走來卻步步蓮花

聚落入口歡迎您

順著聚落意象的紅磚牆,沿路上櫸木
磚牆上的爬牆虎、視線延伸的原生苦楝樹
繞段路轉個彎,紅肉李子樹含笑相迎

綠意原來早已擁抱你我。 都市紋理接壤
與在地脈絡接軌,一條路徑四季分明
將這片土地的情感記憶賦形實體

登上一座山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纔通人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一首陶淵明的《桃花源記》道盡登山口的體驗快意
登山之際綠意流瀑依蒔報信、遮陰降溫
沿途花草提點人們。莫負春光
一路上到十五樓的空中泥窩是對於本質的堅持
觸動人心的材料與造型,圓滿了一座山的起承轉合 

通風的山中蕨谷

一座山,有高有低便有層次,能上能下富饒意趣,順著大面水幕牆,微風、水文、綠意蔓延到了地下空間

透過正負壓開口,天井將氣流導入讓地下三層都有新鮮空氣,並創造地下室難得的生活空間。 蕨谷之內半畝方塘,映照天光雲影徘徊,收斂空間明暗對望,收藏起的寧靜搭配水聲潺潺,是一種安定的力量

垂雲茶軒

登上山巔之際,心境逐漸紓緩,以木構、泥構作為主體,自然通風設計保持舒適度。簷廊下,淡雅木材香依著清風徐徐,涼意伴隨漣漪陣陣

沏壺茶,香氣氤氳帶上清泊淡恬滋味,是茶碗裡的入世禪。清晨賞日出,傍晚品斜陽,坐看雲起時是山間的每日家常。山不在高,生活總是品味

邀請您,一同登上人生的另一座山
回健康自然的家

預約賞屋請填寫表單,我們將有專人與您聯絡